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和大便带血,多数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排便前可有轻度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答:你好!多长时间了,腹痛。
1排便习惯的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结肠癌最常见的主诉。这种改变也许就象排便从隔天一次变为一天一次那样不引人注意,人们总是不重视这些发现,直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一般来说,结肠远端的病变引起的表现要比近端病变更显而易见。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与近端肠内相对较稀大便相比,远端肠内成型的大便通过狭窄的肠腔更困难;
②近端肠腔本身较远端大;
③由于远端肿瘤出现其他症状(便血、疼痛),使病人更易注意到排便习惯的改变。
2便血
便血是仅次于排便习惯改变的最常见症状。
便血可为排出肉眼可见的血便或为便潜血阳性。由于这种出血属于下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病变部位越靠近远端,血液的变化越少,看起来越鲜红。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的癌,血色偏红,常被误诊为内痔、痢疾或肠炎。
部分病人由于癌灶位于右半结肠或更靠近回盲部,且出血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出现类似上消化道出血形成的黑便或柏油样便。
出血主要是由于炎症、血运障碍与机械刺激等原因,导致癌灶表面粘膜发生糜烂、溃破,甚至癌灶本身破裂所致。
出血量与癌种的大小不成正比关系,亦不能确定即是癌肿所致。一些非恶性疾病如肠结核与慢性肠炎虽也可有便血的表现,但对有血便或持续性便潜血阳性病人,仍应首先考虑到结肠癌的可能,并进一步检查,以求确诊或排除。
3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由于结肠癌所处的特殊部位及环境所致,几乎所有的病人出现血便时,其间混有脓细胞和粘液,形成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大便内带粘液的多少与与癌种本身的性质有相关性。如绒毛状腺瘤癌变者分泌大量的粘液,患者多有明显的粘液便。
其次为溃疡性癌,由于溃疡常伴有继发感染,使肠粘膜分泌粘液增多。
粘液便与肿瘤部位也有关系。
右半结肠癌所分泌的粘液由于肠蠕动细小而频繁,使粘液与稀糊状大便混合均匀,因而粘液不易被肉眼发觉。而左半结肠中的粪便已渐趋成形,粘液与大便常不混淆,易被发现。
临床粘液血便的发生率较单纯血便为高。无论粘液是单独排出或与大便混合,常伴随血便出现。粘液血便应被看做是对诊断结肠癌有高度提示意义的联合症状。
4稀便和便秘
在结肠癌患者中,常常出现稀便和便秘症状,有时二者还可交替出现。
稀便主要是由于肿瘤局部渗液或粘液分泌增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便秘主要是由于肿瘤引起的急慢性肠梗阻所致。临床上出现稀便和便秘的患者,以左半结肠以下部位肿瘤病灶者居多,且表现出越靠近结直肠远端症状越明显。
便秘的症状较稀便少见。当肿瘤部分或全部堵塞肠腔,粪便在肠腔内不能正常通过,水分被过分吸收以致大便干结便秘,时间上多晚于稀便。 如果患者先出现稀便的症状而后出现便秘的症状,则可能提示瘤灶在不断的增大,病情在不断的加重。
5腹痛与腹胀
结肠癌患者可出现腹痛与腹胀,其中腹痛的发生率比腹胀高。
腹痛的原因有:
①肿瘤的局部侵犯,尤其是侵犯到粘膜下层或肌层时,疼痛随侵犯深度的增加而加重;
②肿瘤所致的肠道刺激所引起的疼痛;
③肿瘤穿透肠壁引起肠周炎症与腹膜或与其他脏器相粘连时造成的牵拉痛,尤其在活动时可明显加重;
④肿瘤所致肠梗阻所引起的疼痛;
⑤肿瘤所致癌性肠穿孔造成的急性腹膜炎引起的腹膜刺激症等。
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隐痛、钝痛与绞痛,时间上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疼痛。
隐痛多发生在肿瘤侵犯至肠壁肌层后。
当肿瘤侵犯肠壁全层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后,可出现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绞痛多出现在肠梗阻时和肿瘤造成的肠道刺激引起。
突发剧痛并伴有腹膜刺激征则提示肠穿孔。
当肿瘤进一步向腹腔转移扩散后,才出现腹胀,腹胀多由急慢性肠梗阻、肿瘤所致肠道功能失调等引起,其发生率较低。
在结肠癌患者中,腹痛发生率为60%-81%。升降结肠牵拉后腹膜造成的后背痛是一个不常见并且是晚期的症状。
上一篇:结肠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一篇: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区别
Copyright©2012-2016(闽13021446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