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厌食症的人,身体柔弱的随时都是一副行将散架的样子。然而他们并非缺少食物,而是排斥食物,有研究显示,得了厌食症的人,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之前供给过剩,导致丧失了吃饭的欲望和激情,甚至对食物产生了没有理由的抵制。下面和热心医生一起来了解下。
答:你好。小孩子体检常规做一下,微量元素血常规心电图腹部的B超以及大小便检查就可。
平时,经常听到一些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地吃饭而抱怨不休。在现在许多家庭生活条件都很好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却出现了贫血、营养不良。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儿童厌食引起的。
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
(1)急性精神刺激。婴幼儿表现出来的厌食,一般发生在出生后5-8个月之后。这时,由于母乳的减少,饮食的种类由单纯母乳变成混合饮食,婴儿与母亲接触的时间开始减少,或母亲突然离开而改变了生活环境,特别是断奶后,孩子托他人或到外地抚养,更容易引起婴、幼儿的精神变化。
这个时期,正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许多功能的出现和发展依赖于母亲的关心、爱抚和体贴,所以,作为婴儿的母亲,不论什么原因,这个时期对婴儿的接触时间是不能减少或突然离开的。否则,对婴、幼儿的精神刺激很人,不过只是表现方式及程度不同而已。由于精神的刺激,婴、幼儿在饮食方面则表现为厌食,先是消极进食,以后则主动拒食。
表面上看,好似不俄,奶头含在嘴里不下咽,有的甚至任乳汁从口角流出也不主动下咽,或咽了又吐:如强迫喂食,则哭闹不止,或把食物推开。这种情况的发生,除疾病原因外,大多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
有人也许以为,孩子小,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并非如此。婴儿对精神利激也是非常敏感的。在育儿过程中,只要认真观察,因精神刺激而导致要幼儿厌食,或精神萎靡,以致饮食和活动均受到抑制,是很常见的。
我国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在其《幼科发挥》中曾详细记载了小儿精神情志方面的疾病:有一个一岁半的小儿,忽然有一天闷闷不乐,昏睡不语。万氏看后,既不像外感又无内伤表现。经过详细询间,原来有一个小孩经常和他在一起,自从那小孩外出后,此儿便精神不振,不思饮食。
万氏让其父立即把那小孩叫来,果然此儿便转优为喜。万氏不用一针一药,就治好了一岁半小儿的病,孩子的父母逢人便称颂万氏的医术高超。这个实例说明,儿童对精神的刺激确实是十分敏感的。按中医的理论,思过伤脾,必将影响饮食,这就是精神性厌食、甚至拒食的原因。
当前,青年夫妇双职工多,许多人为了工作,把不足一岁的婴儿断奶后交给保姆或送到奶奶家或外婆家。虽然为了工作只好这样,但是,根据婴、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和机体发育的需要,还应当掌握好断奶的时机。
一岁以内是婴儿感知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应当尽量多增加一些母爱,在断奶和寄养以前,应当给孩子一个适应新生活的过程。要使婴儿逐步与领养者建立感情,陪伴一段时间,使其真正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后母亲再离开,以便预防精神性厌食的产生。虽然,这种精神性厌食可以慢慢好转,但是,这毕竟会给儿童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育儿方法不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目前绝大多数年轻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经济生活条件优越,夫妇甚至祖辈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家长对其几乎所有要求都给予满足,要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给什么,毫不限制,孩子身上随时备有食品。吃饭时,父母、祖父母边哄边喂,端着饭碗跟在孩子后边到处转,一顿饭可以喂上1一2个小时。
有时实在不耐烦了,难免要威胁恐吓一下,以便强迫进食。岂不知这种喂养的方法,也可以造成精神性厌食。使孩子见饭就烦,毫无食欲。今天孩子可能非肉不吃,明天可能非鱼不吃,等到第三天也许对鱼肉都不感兴趣了,最后是没有什么爱吃的。优异的生活条件,反倒把孩子养得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或贫血,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可称为“富裕型营养不良症”。特别是3一7岁这个阶段最为突出。而这个阶段,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难免影响大脑发育。
(3)被动进食。3岁以后的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厌食原因,是由于父母或家庭成员的过分行为。他们除了经常给孩子特殊的饮食外,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生怕孩子吃不好,总是把好菜不停地往孩子碗里挟,一会儿挟块肉,一会儿给块鱼,先前的还未吃完,后边又添上了。母亲这样,父亲及其他人也这样,其目的当然都是为了关心孩子。但是要知道,任何一种外界强烈的信息刺激,都可以使大脑皮层出现过度兴奋,从而抑制食欲。在餐桌上,如果全家人都关心孩了,在孩子心目中他就成了中心。如果每天如此,本身就是一种多余的信息刺激。
不断地为他加莱,可以减少自己有选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主动性。而主动进食和被动进食两种不同的方法,各自对食欲的刺激是不一样的。因此,过多的注意孩子的饮食,表面上看是关心孩子,怕孩子吃不好,但是恰恰相反,这正是造成儿童厌食的原因之一。
更多疾病问题,你可以直接咨询热心医生网站上的热心医生,或者在微信公众号(rxys99)上咨询。
上一篇:厌食症的症状
下一篇:厌食症怎么治
Copyright©2012-2016(闽13021446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