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工作中,总有病人来询问:“医生啊,我这个药应该要怎么煎煮呢?”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的:“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那么接下来热心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药煎煮的常识吧!
答:室温没有超过二十度的话,问题不大了
首先,来谈谈煎煮器材的选用。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不容易糊锅,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忌选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这些器具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甚至可能产生毒性物质,损害我们的身体。
关于浸泡,很多病人会有一些误区,认为浸泡就是时间越长越好,而且有的时候为了方便,就会用热水来浸泡药材。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浸泡中药饮片应用凉水,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即可,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2~3厘米为准。先煎药及另煎药在浸泡时应加足量水,避免长时间煎煮造成干锅;后下药浸泡时以适量水将药物润湿润透即可。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叶、茎类药材为主的组方,可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可浸泡60分钟。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分解及变质。
最后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煎煮。在这一步我们需要把控好温度和时间。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火候主要包括“武火”和“文火”。武火即大火,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文火即小火,火力弱,水分蒸发缓慢。一般药物煎煮,应掌握“先武后文”的原则,先用武火将药物煮沸,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相对于温度,时间就比较难把握了。
一般药物煎煮时间
第一煎
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煮20~25分钟。
第二煎
第一煎煎好后趁热滤出药液,再加凉水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再煎15~20分钟,趁热滤出药液。
第三煎
如果药量特别大,可再加水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进行第三次煎煮,时间与第二煎时间相近,趁热滤出药液。
不同质地的药物,煎煮的时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像根、矿石这类不易煎出成分的药物,煎煮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而像草、叶、花这类的中药,就不易煎太长时间,否则将会降低它们的疗效。
煎药时一般要加盖。对于治疗外感的中药,最好用加盖大火急煎的方法,尽量多的保存药效。
一些特殊药物的处理
1.先煎
先煎就是先于其它药物煎煮一段时间,然后再同其它药合煎。目的是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或降低毒性药物的毒性。常见的有,矿石贝壳类的龙骨、牡蛎、代赭石、磁石,有毒的如附子、乌头等。
2.后下
后下当然就是在其它药物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同熬。此类中药主要包括挥发性或其成份不宜久煎的药物。它们常见的有薄荷、砂仁、钩藤、杏仁等。
3.包煎
它包括一些花粉,含毛绒、含粘液质的中药。如它们不用包煎的话,将不利于药液的过滤,刺激咽喉,容易造成糊锅等。它们有海金沙、蒲黄、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等。
4.单煎(另煎)
一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引起损失,宜单独煎煮,如贵重药材人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我们称其为另煎药。另煎药在煎煮前也应该浸泡,煎出的药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另煎药煎煮时间至少为1小时,才能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
5.烊化
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主要是一些胶类、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冲服
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冲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红曲等。
上一篇:你知道中医的治病原理是怎样的吗
下一篇:中药能存放多久
Copyright©2012-2016(闽13021446号-19)